“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青山绿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风貌、文化魅力、民族特点、产业优势的湖湘精品特色村镇。
近年来,在省、市的统一部署下,浏阳市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铿锵步伐,跃上了新的台阶。如今,100多个美丽乡村和300个示范幸福屋场在5007平方公里的浏阳大地铺展开来,实现了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个美起来”,浏阳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今年3月,省农委、省旅游局、省文明办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浏阳市开展全域美丽乡村试点县(市)建设的意见》,浏阳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推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和浏阳春季赏花线路,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迅速融合贯通。
5月,浏阳又出台《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拟用三年时间,以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为轴线,形成“多点布局、串点成线、联点成片”的全域美丽乡村布局,全面吹响创建全域美丽乡村、促推全域旅游发展的集结号。
11月30日,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浏阳召开。如火如荼的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引来全省瞩目——
只要天气允许,就到家门口的“书法广场”练练字、活动活动筋骨,这成了浏阳市永安镇坪头村73岁村民李欣辉闲适生活的必修课。“美丽乡村建设,使我们村里变得越来越像公园了。”他自豪地说,“城里人一到我们村就羡慕这里有山、有水、有田,一片绿油油的景色,空气好。如今呀,农村越来越美丽,村民越来越富裕、越来越享福了。”
浏阳自今年启动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市)以来,已接待吉林省、湖北省及我省株洲市、湘潭市、永州市、临澧县、资兴县等有关单位来浏考察学习40余批次、接待人数总计2600人。
11月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城市与景区成果发布会传来喜讯,浏阳市获颁“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8月23日,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湖南唯一代表和全国5个县(市、区)的代表之一,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曹立军以《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为题作典型发言,浏阳经验在全国得到推介,并取得良好反响。
今年3月,浏阳捧回“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荣誉。
再之前,浏阳还先后荣获“中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等称号。现在的浏阳,一块块“金字招牌”接踵而来,成为“美丽中国”的一个经典缩影。
浏阳美丽乡村是怎么建设的?
新理念引领,全民参与热情高涨
“屋场建设施工工地上,每天都有村干部和理事会轮流义务值班,河背社区60多岁的邓序乐、邓松鹤冒雨栽树,全身湿透没有半句怨言。中洲村的罗洪南为屋场建设奔波劳累,还主动提出将自家150多平方米的7间房子捐给村上打造文化特色小屋。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企业老板、普通群众,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有钱捐钱,有力出力……”回忆起前一阵镇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场景,沙市镇干部谢祥华感到热血沸腾:“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政府推动”“示范带动”“社会齐动”“共建共享”“保护原有风貌、不搞大拆大建”……浏阳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理念,引领全民参与。
在去往淳口镇向坪村的道路两侧,全线实现了绿化美化。弯度较大的地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了许多“微景观”,有从河里打捞的石头,有用山上竹子和木材制成的竹木篱笆;村牌、道路指示牌和宣传牌一律用木头制成。
正是由于将广泛发动群众作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点和突破口,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群众主力作用,浏阳形成了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自发捐资、自愿投劳、自主建设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社会力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今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16.3亿元,其中社会投资13.4亿元,占比达到82%以上。
村民自发的美丽乡村建设有如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市乡镇(街道)遍地开花,荷文公路、浏东公路、永社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引人入胜,永安镇湾里屋场、官渡镇中州屋场、金刚镇何家大屋等一批幸福屋场美丽动人,一幅彰显浏阳特质、留住美丽乡愁的城乡发展新画卷次第展开。
高标准推进,建设内涵更加丰富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在村民,核心在共建共享,根本在留住乡愁。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永安镇坪头村华山屋场,干净整洁的村组道路,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随处可见亭台楼榭花园,构成了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走进高坪镇三合水村杨林屋场、马鞍村港口屋场、志民村山枣屋场,各种健身器材与城里小区没有两样,村民三三两两在文体广场运动健身,周边山清水秀、花木繁茂。村(社区)的农家书屋里,每天看书、读报的人也不少。美丽乡村建设搭建了积极向上、求善求美的平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何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品质,致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接下来,浏阳将坚持把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农村工作、城乡一体化工作、全域旅游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全面统筹起来,逐步推动美丽乡村全域覆盖,使最美河流、最美公路、最美村落等各具特色、各显其美。一是坚持特色为要。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韵”思路,注重保持地方特色、保留历史文脉、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浏阳的红色文化、花炮文化、蒸菜文化、“孝”文化、“和”文化等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充分展示美丽乡村和幸福屋场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亮点。同时,扎实抓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改水改厕、绿化亮化等设施提质,促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精美化。二是坚持服务为上。引导各村兴建农民课堂、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以“淳风美德润浏阳”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等,精心举办“广场月月乐”“节日家家欢”等特色文化活动,使群众更好享受到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促进积极向上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三是坚持管理为本。创新实施“路长制”公路管理模式,坚持“属地管理、分段负责”的原则,明确市、乡、村相关干部分别担任全市干线公路、乡村公路的“路长”和“分路长”,并以“路长制”为参照,推动规范管理向河流、山林等覆盖。致力推动最严格、最精细、最到位的城市管理向乡村和屋场延伸,实现美丽乡村建管并重,城乡融合全面覆盖。
“具体而言,就是要全面提质提档,建设不少于300个示范‘幸福屋场’,100个示范村,10个示范乡镇,10条精品线路,20个示范片,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域覆盖,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全国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和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浏阳市农业局负责人说。
融合式发展,美丽乡村活力迸发
沿溪镇沙龙村,有万亩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并采摘,已经变成沿溪镇旅游观光的一处新景点。部分村民还联合创立了“e果蔬移动互联网商城”,打造集宣传、销售、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农村电商平台,线上销售实现较快增长。
古港镇松山屋场,从春天到秋天,千亩油菜花海绚烂无比,彩色稻田气势宏大,稻草艺术惟妙惟肖,潺潺的溪水、整洁的民居,构成了古港镇梅田湖村松山屋场的美丽画面。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美丽屋场建设的有效融合,成为浏阳乡村旅游的重要景区,吸引了旺盛人气,日最高游客达7000人,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创收,吸引了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全力推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引导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型、生态田园型、休闲旅游型、文化体验型等定位清晰的美丽乡村,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培育了产业,富裕了农民,令浏阳美丽乡村活力迸发、幸福洋溢。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接待游客14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均达三成以上。
在成绩面前,浏阳的决策者保持着清醒。“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和体系。”浏阳市负责人表示,“同时,每个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我们希望各村能根据村级实际来打造美丽乡村,如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可以打造产业发展型美丽乡村;生态环境优美的,可以打造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的,可以打造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这样避免‘千村一面’,同时更好地保持乡村原貌。”(信息转载:湖南日报)